3月24日至25日,“全季·人文大賞——紅樓夢與我們的‘文藝復興’”主題活動在上海舉辦
3月24日至25日,“全季·人文大賞——紅樓夢與我們的‘文藝復興’”主題活動在上海舉辦。著名作家白先勇攜手多位學者、作家品紅樓聽游園。白先勇以名為《從、到中華“文藝復興”》的演講拉開活動序幕,并在其中介紹了《青春版·牡丹亭》的緣起及十余年間的故事,并提出了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
在兩天的論壇中,白先勇和諸多學者討論了關于《紅樓夢》的版本及后四十回的歸屬、《紅樓夢》對當代文學寫作的意義等問題。而無論是《牡丹亭》還是《紅樓夢》,白先勇都非常重視青年人對其的接受和了解。他一直強調,文化的復興,青年人和學生是重要力量。在談到《青春版·牡丹亭》時,他說:“一個表演藝術一定要有年輕觀眾,沒有年輕觀眾是沒有未來的。”
《紅樓夢》作為經典中的經典,年輕讀者對它的理解和接受不管對于青年自身還是文化傳承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只是死記硬背,應付枯燥的考試,經典閱讀就失去了意義。那么如何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熱愛經典?論壇邀請了兩位大學助教老師和兩位中學語文教師,共談《紅樓夢》在青少年中的接受現狀和教學方法,從中也可管窺語文教育中的古典文化接受問題。
現狀:必考必讀,但興趣激發(fā)是問題
對于《紅樓夢》在青少年中的接受,白先勇認為,大趨勢是有利的。首先是因為必讀必考。北京2016年頒布了大綱,包括《紅樓夢》在內的12本名著列入必讀必考的范圍。人教版教材雖然只選了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jié),但考試的考點卻覆蓋了整本書。如在2017年北京市高考試卷當中有一道分值10分的寫作題: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香菱之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并簡述理由。人大附中的王喆老師認為這種考察代表了高考新方向,它要求的是深入而全面閱讀,在閱讀中激發(fā)思考,將人生體驗和審美能力與文本結合,而非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
對于青少年的接受,白先勇說:“其實《紅樓夢》就是一個青春版,我說大觀園是一個少年宮,是一個兒童樂園。賈寶玉出家的時候才19歲,之前都是十幾歲。(從某個層面來講這是)青少年的故事,引起青少年的興趣,應該不是那么難,就看你怎么去做。”
清華附中國際部的老師錢超講述了自己的學生對《紅樓夢》的想法:半紅半白讀不懂,詩詞太多讀著累,人物太多記不住,主題多元抓不到,多愁善感沒趣味。這也造成老師每次教《紅樓夢》的時候會很頭疼。
但是《紅樓夢》是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里面有中華民族的人情世故、宗法制度、衣食住行、詩詞曲語,它是繞不開的。這決定了青少年閱讀《紅樓夢》的雙重意義。首先是對于學生自身,不論對于日后的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是為人處世,《紅樓夢》都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另外,對于文化自身的傳承和傳播,青少年去讀,去了解,是文化傳承下去的重要因素。錢超老師說,他帶的國際班,很多學生最終都將出國讀書,所以讀《紅樓夢》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場尋根之旅,一方面在外羈旅的日子,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文化根基和精神故鄉(xiāng),另一方面對中華的文化和智慧,也是一種好的傳播。
所以《紅樓夢》要讀,但不能單純的為考試而讀,要能夠從中發(fā)掘樂趣,成為人生中隨時可調用的美和生命感悟。這取決于怎么教,怎么引導。
教學:用《紅樓夢》的方式教授《紅樓夢》
王喆老師認為,應該用《紅樓夢》的方式帶學生讀《紅樓夢》?!都t樓夢》本就是一群年輕人的故事,要用青春的方式去閱讀青春。如白先勇發(fā)起的《青春版·牡丹亭》將舊版《牡丹亭》化繁為簡化舊為新,找到了青年人樂于接受的表現形式。而《紅樓夢》的教學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
論壇中,王喆老師和錢超老師都介紹了各自的教學經驗。
首先是將課程活動化,帶領學生走入情境。《紅樓夢》雖然是古代故事,但是其中的情感在十六七歲的男孩女孩的生活中是真實存在的。讓他們從自身生命出發(fā)去走進《紅樓夢》,比死記硬背知識點和情節(jié)內容更重要。
實踐上,可以組織各類活動,再現書中情境。如模仿《紅樓夢》的海棠詩社,舉辦類似的活動,讓學生們也踏春尋景,詠風月,詠花草,真正體驗書中人的生活。這種實踐也可應用在其他古典讀物的教授上,錢超老師的課堂中,閱讀《蘇東坡傳》時,會給學生準備東坡肉,讓孩子們一邊吃一邊玩,激發(fā)其興趣。
日常考核上,可以設計任務通關式。讓學生建立不同的閱讀小組,教師設計任務。比如可以把學生分成寶玉組、黛玉組、寶釵組,然后以辯論賽、演出或分組報告等形式進行比賽或展示。比如錢超老師的課堂上,會先組織孩子們看3回左右的《紅樓夢》,然后一位同學做報告并根據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提出問題,大家進行辯論,比如說賈寶玉到底應該娶林黛玉,還是應該娶薛寶釵。
另外,兩位老師都提到了真實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的聯系,如旅行和文學,節(jié)日與文學。人大附中在寒假提倡了一個活動:“帶一本名著去旅行”。比如去南京,就可以帶上《紅樓夢》,邊游邊讀,讓學生親身體驗,開學后再由教師引導其進行思考和討論。清華附中去年也曾做過一個活動,在特殊的節(jié)日組織專門的閱讀活動,將文學跟傳統節(jié)慶聯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經典閱讀也可以和現代科技接軌,錢超老師說:“我們可以出這樣一個題目,如果《紅樓夢》中的人物,他遇到了現在AI機器人,他會有什么樣的反應?請你把他的反應錄制成一個video來發(fā)給我們,我們在班上可以播放。”
紅樓夢是一個寶庫,從中可以生發(fā)出非常多的知識、思維方式、寫作技巧、人生哲學等。如在臺灣大學曾擔任過白先勇課程助教的楊富閔評價白先勇的創(chuàng)作課時說:“白先勇用《紅樓夢》這樣一個文本間接闡釋了他對于小說寫作各種想法,包括人物、對話、主題等等。”白先勇自己也說《紅樓夢》是他寫作的百科全書。所以紅樓夢教學,可以有多個維度和方向。這對于老師是個挑戰(zhàn),不能局限于簡單的讀和背,要一直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考察:鼓勵精讀和思考
鐘秩維曾在臺灣大學白先勇教授的《紅樓夢》課程中擔任助教,并參與考試出題。他講述了該課的考題設置狀況??碱}大概會分成三種類型:填空、簡答和論述。因為《紅樓夢》需要精讀,填空旨在考察學生對于文本是否熟悉,比如說第63回講在怡紅院慶生,彼此吟詩抽花簽。題目便具體到某個花簽抽到的人是誰。關于精讀的考察,人大附中的王喆老師也提出了類似的方式。他會組織學生進行百題大賽,關于《紅樓夢》出一百道題目,倒逼學生仔細閱讀,關注細節(jié),而不是去上百度百科。因為這些題目是百度百科搜不到的,必須親自細讀。王喆說:“這可能很無趣,但必須走過這樣一個扎實的無趣的道路,才能真正進入大觀園的世界。”
至于簡答題和論述題,鐘秩維助教介紹說會考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如佛道儒三家思想在《紅樓夢》之中如何表現,人物塑造如何呈現等。題目會提前一個星期公布,讓同學帶著問題充分閱讀和思考。而對于中學生,題目可以更有趣一些,王喆老師介紹說,關于《紅樓夢》有一道經典的題目:《紅樓夢》中的這幾個女孩子,比如說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等,你愿意選擇與誰一起生活一天?答好這個題目,不僅要精讀文本,還要對其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有深入體會,并使之與自己的生活發(fā)生關聯,是一個結合自身生命體驗進行思考的過程。
而近年來關于文學經典的考試試題的設置也體現了教學的一個方向:摒棄生硬的知識點背誦,鼓勵學生從精讀到思考,并將名著融入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審美體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