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方衛(wèi)視、歡樂傳媒聯合出品的戶外美食趣味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正在東方衛(wèi)視、百視TV熱播中。節(jié)目邀請到藝人嘉賓組成“吃貨團”,先后前往6座美食城市打卡54道地道菜品,過程中要完成節(jié)目組設置的奇葩任務,在為吃而戰(zhàn)的過程中傳遞快樂與“憑本事吃飯”的奮斗精神。有別于傳統(tǒng)的美食綜藝,《打卡吧!吃貨團》集美食、旅行、游戲、喜劇于一體,在展現城市美食圖鑒的同時,講述其背后的歷史淵源,從美食文化拓展至手藝、方言、休閑等層面,讓觀眾全方位感受到一道充滿人文風情和歷史底蘊的“豐盛大餐”。
上海的排骨年糕、哈爾濱的鍋包肉、貴陽的牛癟火鍋,喜劇人楊迪、岳云鵬加上青年偶像丁禹兮、THE9-劉雨昕和“飛行”了一期就變常駐的鄭愷,為什么選擇這些人、這些美食?近日,羊城晚報記者深度對話《打卡吧!吃貨團》總導演王海龍、節(jié)目制片人鄧峻承,請他們從節(jié)目模式、環(huán)節(jié)設定、嘉賓陣容等方面詳解《打卡吧!吃貨團》的創(chuàng)作歷程。
選最簡單快樂的模式
歡樂一直是所有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養(yǎng)料,《打卡吧!吃貨團》將喜劇和美食結合在一起,以最簡單的模式,在每周六晚為觀眾提供歡樂。
王海龍:我們想做很簡單的模式:一群朋友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找一個當地人當向導,然后去打卡當地的美食。我們希望節(jié)目里嘉賓在做的事,包括包剪錘這種簡單的小游戲,是大家一起出去玩的時候能夠復制的。
鄧峻承:我們也想尋找一種喜劇的破圈方式,讓觀眾看到喜劇人在舞臺之外,在生活里是什么樣子的。其實他們會很有趣,因為喜劇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日常生活,可能一頓飯,一次戶外活動就會發(fā)生一些有意思的事。
選體現當地人智慧的美食
“吃貨團”來到每座城市,都會在一位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完成九道特色美食的打卡。打卡美食的本質就是打卡城市,因為美食的誕生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也體現著當地人民的智慧。
王海龍:美食的樣本庫比較大,因為各地好吃的東西都很多,差不多每個城市有30道備選。我們首先會排除掉那些可能當地人很喜歡,但地域性不強的菜,比如土豆絲,幾乎每個地方都有。
我們更感興趣那些能體現當地人的智慧、屬于當地人生活的菜。比如哈爾濱的油炸冰淇淋,冰淇淋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但哈爾濱人在它外面勾了一層芡下鍋炸。再比如貴陽的酸湯魚,為什么是酸的?因為以前貴陽的鹽很貴,在沒有那么多鹽的情況下,當地人用其他調味品來取代,就做成酸辣的。
選美食背后有故事的城市
中國地大物博,有太多城市可以被稱為“美食之都”。第一季選擇了上海、哈爾濱、貴陽等六座城市,不僅看中其美食屬性,更看重當地的風土人情,在為觀眾提供美食攻略之余,也希望幫助當地人消除外界對其的刻板印象。
王海龍:這六個地方的人都很有特點,比如上海老阿姨很接地氣,東北人熱情好客,貴陽人很直爽。我們在選擇城市的時候,會先選擇觀眾熟悉的地方,可能大家知道那里有什么好吃的,但為什么好吃,那里的人有什么故事,我們希望把那個城市不被人了解的地方,通過節(jié)目呈現給大家。比如“吃貨團”在哈爾濱都穿上了花衣服,很多人一想到東北人的花衣服就覺得很搞笑,其實,原本我們穿的衣服都比較單色調,是哈爾濱人開發(fā)了花布料,讓衣服色彩變得更豐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背后的故事。
嘉賓碰出奇妙火花
第一季“吃貨團”由丁禹兮、THE9-劉雨昕、楊迪、岳云鵬、鄭愷組成,原本相互不太熟悉的五人,在節(jié)目中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王海龍:“吃貨團”的組建其實挺順利的,岳云鵬和楊迪確定得比較早,因為我們以前合作過。丁禹兮身也很合適。劉雨昕很簡單,老是自己在偷笑,很好玩。
鄧峻承:這次給我們最大驚喜的是劉雨昕和丁禹兮。大家都知道劉雨昕是一個唱跳特別好的女團成員,但沒想到她還是一個游戲高手楊迪都帶不動的“游戲黑洞”,有反轉的魅力。丁禹兮是一個沒什么偶像包袱的人,越往后越放飛自我,也很有反轉魅力。
選去劇本化的玩法
為了更真實地呈現生活中好友出行的狀態(tài),《打卡吧!吃貨團》的一大特質是去劇本化,嘉賓打卡美食的路線完全由自己決定。
王海龍:去劇本化的創(chuàng)作,又要保證出效果,其實對整個班底的要求會更高。但這個節(jié)目必須去劇本化,因為跟朋友出去玩就是這樣的,不會安排得很死板。
鄧峻承:去劇本化的好處就是,意外越多,驚喜越多。國內綜藝做了這么多年,綜藝老炮們都知道如何去制造綜藝效果,所以導演組可以很放心大膽地交給嘉賓。他們所表達的內容,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反應都是自然流露,比刻意去做會好很多,觀眾也更容易代入。(王莉)
責任編輯: